建安区腐竹加工产业链延伸,村集体年分红超2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发展特色产业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以腐竹加工为主导产业,通过产业链延伸,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,还让村集体年分红超过200万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建安区地处中原腹地,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。腐竹作为当地的传统特色产品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过去建安区腐竹产业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,产品附加值较低,农民收入增长缓慢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建安区积极推动腐竹加工产业链延伸,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。
首先,建安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,提高腐竹加工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,使腐竹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同时,建安区还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,提升产品知名度,拓宽销售渠道。
其次,建安区积极发展腐竹深加工产业,延伸产业链。通过开发腐竹食品、腐竹饮品、腐竹保健品等新产品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此外,建安区还引导企业开展腐竹加工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,促进农民就业。
在产业链延伸的过程中,建安区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作用,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。通过土地流转、资金入股等方式,将村集体资源整合到腐竹产业链中,实现村集体与企业的互利共赢。目前,建安区已有多个村集体通过腐竹产业链延伸,实现了年分红超过200万元的目标。
腐竹产业链延伸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。农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入股等方式参与到产业链中,实现了从“卖原料”到“卖产品”的转变,收入水平不断提高。
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建安区腐竹产业链延伸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。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:
1. 加强科技创新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,优化生产工艺,提高产品质量,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
2. 发展产业链延伸,拓宽销售渠道。通过开发新产品、拓展市场,提高产品附加值,增加农民收入。
3. 发挥村集体作用,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。通过土地流转、资金入股等方式,将村集体资源整合到产业链中,实现村集体与企业的互利共赢。
4.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,提高农民就业能力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,促进农民就业。
总之,建安区腐竹加工产业链延伸的成功实践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建安区将继续发挥优势,推动腐竹产业高质量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