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昌农科院再创佳绩,育成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,亩产提升20%

许昌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7-14 13:19:29 评论:0

近日,河南省许昌农业科学院(以下简称“许昌农科院”)传来喜讯,该院成功育成了一种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,该品种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色,亩产较传统品种提升了20%,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。然而,近年来,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蔓延给小麦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许昌农科院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努力,成功培育出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。

据了解,该新品种在抗病性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。在田间试验中,该品种的抗赤霉病能力达到了95%以上,有效降低了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风险。同时,该品种的亩产较传统品种提高了20%,达到了500公斤以上,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产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许昌农科院院长李华表示:“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育成,标志着我国小麦抗病育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。这一成果的问世,将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,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”

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育成,得益于许昌农科院科研团队在抗病育种方面的深厚积累。近年来,该院围绕小麦抗病育种这一关键领域,积极开展科技创新,不断优化育种技术,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抗病性和产量的小麦新品种。

在品种选育过程中,许昌农科院科研团队针对小麦赤霉病这一难题,从抗病基因挖掘、抗病育种技术等方面入手,开展了一系列研究。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、抗病性鉴定等技术手段,筛选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抗病性的小麦材料,为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育成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此外,许昌农科院还注重与农业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,共同推动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。目前,该品种已在河南省多个地区进行示范推广,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好评。

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育成,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小麦产量,降低病虫害风险,还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许昌农科院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,不断优化育种技术,培育出更多具有较高抗病性和产量的小麦新品种,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总之,许昌农科院育成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,亩产提升20%,是我国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一大突破。这一成果的问世,将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助力我国粮食安全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许昌新闻网,许昌热点新闻,许昌今日新闻,许昌综合新闻门户